各镇、办事处,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区政府各有关部门:
《红旗区大力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稳定向好政策措施》已经区政府第20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红旗区人民政府
2023年3月29日
红旗区大力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
稳定向好政策措施
一、全面释放消费潜力
(一)稳定大宗商品消费
1.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引导和扶持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融合,着力提振消费信心。积极对接国家、省、市惠企政策,在省、市购车政策补贴的基础上,再对在本辖区新购汽车给予一定补贴。(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商务局)
2.依托辖区内电商企业,组织开展“购物季”“直播节”等促销活动,对智能电子产品和家用电器产品消费进行补贴或开展以旧换新促销活动,积极帮助企业争取上级奖补政策。(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商务局)
3.认真做好促消费工作的综合考评准备工作,努力获得靠前位次,积极争取上级奖补资金。(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商务局)
(二)加速恢复接触性消费
4.积极争取用好文旅产业专项奖补资金,支持旅行社招徕或组织外来旅客旅游观光。(责任单位:区教体文旅局、财政局)
5.落实国家关于旅行社、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娱乐场所、演出场所、剧本娱乐经营场所最新防疫要求,加快恢复文化旅游市场。加强景区景点服务设施设备运维管理,保障游览活动顺畅、安全。跨省旅游经营活动不再与风险区实施联动管理,按需求为团队游客提供核酸检测便利服务。(责任单位:区教体文旅局)
6.对旅行社继续实施100%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政策,补足保证金期限延至2024年3月底。(责任单位:区教体文旅局)
7.落实“河南人游河南”系列文旅消费惠民活动,鼓励A级景区、星级旅游饭店利用周末和节假日举行联游套票、门票打折等优惠活动。开展“豫兔迎新”系列促消费活动,发放零售、餐饮、文化旅游、住宿等消费券,促进接触性消费加速恢复。(责任单位:区教体文旅局、商务局)
8.鼓励全区有条件、经费充足的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大中型企业工会统筹工会经费,按不超过500元/人次的标准,以文化、体育、餐饮、交通等服务消费券形式发放,消费券核销对象以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为主。(责任单位:区总工会)
(三)积极培育发展新型消费
9.加大生活服务新场景开发力度,引导和鼓励相关企业充分利用上级相关专项资金支持政策,积极探索建设一批服务业数字化升级示范项目。(责任单位:区商务局、服务业发展中心、教体文旅局、财政局)
10.积极开展线上促消费活动,鼓励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线上优惠促销,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加强与阿里、拼多多、美团等平台企业新乡分部的沟通,协调出台阶段性费率优惠措施。(责任单位:区商务局)
(四)持续优化消费环境
11.组织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协同解决产品滞销问题。指导大型农批市场和商超增加生活必需品保供,满足正常需求,支持企业举办让利促销活动,促进消费市场供需两旺。(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农业农村局、工信局)
12.加快推进“一带两圈十街”建设,常态化开展“炫在红旗”等活动,不断提升消费拉动经济力促餐饮等消费回暖,推进夜经济繁荣发展。(责任单位:区商务局)
二、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五)完善项目推进机制
13.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现代服务业、城市更新等领域,坚持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明确时间节点,倒排工期,全力推动省、市、区三级重大项目建设,不断扩大有效投资。(责任单位:区发改委)。
14.滚动开展“三个一批”活动,积极参加省市“三个一批”暨重大项目建设观摩活动,健全重点项目领导分包、专班推进等工作机制,进一步调动全区项目建设积极性。(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商务局、工信局)
15.建立健全重大项目谋划储备机制,实施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指引,高质量完成项目前期,全面提高项目包装质量和成熟度,推动项目尽快落地。(责任单位:区发改委)
16.依托项目全生命周期监管平台,紧盯项目开工、投资完成和统计入库等关键指标,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问题,以高质量项目建设助推高质量经济发展。(责任单位:区发改委、政务大数据局、商务局)
(六)拓宽项目建设融资渠道
17.聚焦重点领域、重点企业,持续梳理符合条件的存量资产项目并纳入基础设施不动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项目储备库。协调支持符合条件的REITs项目发行上市。(责任单位:区发改委、金融局)
18.加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贴息等领域项目储备、政策解读和业务指导,积极争取国家新一轮政策支持。(责任单位:区发改委)
19.建立重大项目资金保障协调机制,统筹用好政府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投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各类政策资金,优先集中支持具备条件的重大项目快建设、早投产,尽快发挥投资效益。(责任单位:区发改委、财政局)
(七)全力稳住房地产投资
20.将商业银行“保交楼”专项借款项目配套贷款实际投放结果作为财政资金存放的激励因素,并适当提高权重。在开展竞争性财政资金存放时,适时将商业银行对“保交楼”专项借款项目配套贷款投放情况纳入考核指标,强化工作激励。(责任单位:区财政局、税务局、金融局)
21.推动问题楼盘化解,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城建局、金融局)
22.充分发挥业绩考核“指挥棒”作用,将鸿润公司开展助力房企纾困、化解盘活地产项目等业务,纳入经营业绩考核指标体系,引导企业按照市场化原则保障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城建局)
23.积极推动解决房地产企业政府欠款问题,抓紧与房地产企业、关联施工企业逐条核对政府欠款明细,厘清债权债务关系,提出具体解决方案和清偿措施。通过新增财力、置换债券、盘活存量资金资产、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加快偿还政府欠款,增加房地产企业流动性。(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城建局、工信局)
24.引导法院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在依法行使职权的基础上,准确、灵活把握查封、扣押、冻结尺度。对“保交楼”项目慎用强制措施,严禁超标的保全财产;已经采取强制措施的要采取活封形式,不能影响“保交楼”项目复工续建。(责任单位:红旗法院、城建局)
三、持续培育壮大新动能
(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25.2023年在光电信息、智能制造等优势特色领域争创省级创新平台,新增各类创新平台10家。(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发改委、工信局)
26.推动建设标准化双创载体,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打造全要素、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的“智慧岛”。(责任单位:红开区)
27.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计划,强化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2023年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家以上。(责任单位:区科技局)
28.积极推动重点产业链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创新成果产业化,鼓励争创省产业研究院和省中试基地,高质量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2023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0亿元。(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工信局)
29.积极支持高校参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2023年力争共建高质量研发中心30家。(责任单位:区工信局、教体文旅局、科技局)
30.积极争创省级产教融合型城市、企业、院校建设试点,调整优化职业教育专业结构,鼓励职业院校重点打造具有行业特色和区域优势的专业(群),形成省级职业教育专业品牌,依托红旗区职教中心,力争2024年建设1—2个省级示范性专业点和1个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责任单位:区发改委、教体文旅局)
31.依托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引进培育高层次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团队)。(责任单位:区人社局、科技局)
32.积极推荐“中原英才计划”人选,大力推进博士后招引培育工作,鼓励争创中原学者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创新实践基地,招引博士后2人,力争该项工作位居全市第1方阵。(责任单位:区人社局、科技局)
33.激发政府投资性资本引领作用,充分发挥新乡新东产业投资基金的杠杆效应,有效引导社会资金向科技创新领域倾斜。(责任单位:区金融局、财政局、科技局、新东投资公司)
(九)加快传统产业升级
34.巩固提升装备制造等传统支柱产业。鼓励通过贴息、补贴等手段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改造。(责任单位:区工信局、商务局、农业农村局)
35.开展重点领域节能降碳行动,强化重点行业能效标杆管理,落实资金奖补、节能量纳入用能权市场交易等政策。(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工信局)
(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36.聚焦光电信息、智能制造等产业,注重产业集群清单化、产业链条图谱化、产业培育精细化,构建“龙头企业+产业链配套”产业集群生态,推动智能装备制造和光电信息主导产业高端化、精密化、智能化,锻造产业竞争新优势,打造高质量产业体系。(责任单位:区工信局)
37.鼓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对满足补助申报条件的专用或公用充电基础设施、个人充电桩以及运营商,积极落实奖补政策。(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工信局、发改委、科技局)
(十一)完善开发区产业生态体系
38.深化“三化三制”改革,推进空间布局优化,加快开发区扩区调规步伐,强化开发区标准体系约束,实施开发区“亩均论英雄”,提升开发区经济密度和投入产出效率。完成开发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确保产业用地不低于60%。(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国土二分局、规划一分局、红开区)
39.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持续优化开发区“管委会(工委)+公司”运营模式,承接经济管理权限,进一步释放开发区发展活力;积极落实各项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推进开发区争先进位。(责任单位:红开区)
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十二)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40.2022年1月1日—2024年12月31日对我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按50%的税额幅度减征资源税(不含水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和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责任单位:区税务局)
41.落实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政策,及时拨付奖补资金,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扩大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规模、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成本。(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工信局、金融局、教体文旅局)
42.政府采购工程要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采购政策,根据项目特点、专业类型和专业领域合理划分采购包,积极扩大联合体投标和大企业分包,降低中小企业参与门槛,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竞争,按照统一质量标准,2023年将预留面向中小企业采购的份额由30%以上阶段性提高至40%以上,非预留项目要给予小微企业评审优惠,增加中小企业合同规模。(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城建局)
(十三)强化金融支撑保障作用
43.加大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投放力度,严禁银行、保险机构违规向小微企业收取服务费用或变相转嫁服务成本,力争2023年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中续贷和信用贷款占比较2022年提高,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总体较2022年有所下降。(责任单位:区金融局)
44.加强对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的支持,对2023年3月31日前到期的小微企业贷款(含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鼓励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实行延期还本付息,努力做到应延尽延,延期贷款正常计息、免收罚息,还本付息日期原则上最长可延至2023年6月30日。(责任单位:区金融局)
45.落实“银社互动”政策,对2022年用工在20人以上(含20人)且未裁员,并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的服务业企业精准投放低息信用贷款。(责任单位:区人社局、金融局)
(十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
46.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常态化开展产销、产融、用工、产学研“四项对接”活动,建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培育库,力争2023年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家。(责任单位:区工信局)
47.落实新乡市“登顶太行”企业上市五年倍增行动,落实绿色通道,实行上市奖补,推动辖区优质企业上市。(责任单位:区金融局)
48.落实中央、省资金支持政策,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有效期内设备、软件投资,按照省级财政补助金额给予一定配套支持。(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工信局)
49.对受疫情影响未能及时缴费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养老服务机构用水、用气实行“欠费不停供”,缓缴期限至2023年6月底,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责任单位:区城管局)
五、着力稳定外资外贸
(十五)稳定对外贸易
50.持续扩大中小微企业出口信用保险统保平台全覆盖。鼓励企业纳入年出口300万美元(含300万美元)以下小微企业统保平台,争取上级保费全额补贴;鼓励企业纳入300万—600万美元统保平台,争取上级保费补贴80%。对企业自行缴费投保一般贸易、加工贸易、跨境电子商务等出口信用保险的,帮助其获得最高实际缴纳保费的50%。(责任单位:区商务局、财政局)
51.鼓励企业开展境外商标注册、境外专利申请、管理体系认证、境外产品认证等,积极帮助企业向上级申报实际发生的商标注册、专利申请等费用补贴,申请上级不高于实际发生费用70%的资金支持。(责任单位:区商务局、财政局)
52.支持企业参加境外国际性展会,并帮助企业申报参加境外国际性展会的净展位费、人员机票费,获取不高于90%的上级分类补助。(责任单位:区商务局、财政局、教体文旅局)
53.支持企业参与贸易救济案件应诉,对已形成初裁或后续裁定结果的应诉项目发生的律师费、诉讼代理费、咨询费,按不超过实际支出的80%申请省级补助。(责任单位:区商务局、财政局)
54.筹建云天产业园暨智能制造跨境贸易产业发展基地,打造具有红旗特色的高成长跨境贸易企业孵化基地、跨境贸易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带动跨境贸易产业链式发展。(责任单位:区商务局、财政局)
(十六)精准招商引资
55.进一步激励中介机构,探索委托具有丰富招商资源的专家智库、行业商协会等机构开展协作联动招商,对促成引进符合条件外资项目的,积极争取委托招商奖励。(责任单位:区商务局、财政局)
56.参照《河南省外商投资指引》《新乡市外商投资指引》修订《红旗区外商投资指引》,保障外商投资平等享受我区生活及人才保障、会展活动举办等配套政策,最大限度释放外资政策红利。(责任单位:区商务局、财政局)
57.积极开展对欧、对港合作专项行动,积极参加高规格涉外经贸交流活动,适时谋划专题招商拜访活动。(责任单位:区商务局)
58.鼓励存量外资企业使用境内利润增资或新设企业,积极争取省级相关资金,对新设(含增资)外资项目(不含房地产、金融业),按到位资金额每100万美元申请上级奖励10万元,奖励资金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责任单位:区商务局、财政局)
59.积极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东盟博览会、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大会、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高校院所河南科技成果博览会等国家级和省级重大经贸活动。组织谋划专题对接,力争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闽东南等沿海发达地区举办专题招商推介活动。(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工信局、农业农村局、科技局)
六、保障和改善民生
(十七)保持就业稳定
60.持续深化“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进一步契合全区转型发展大局推进培训工作,继续壮大升级人力资源品牌建设,2023年完成职业技能培训0.31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0.375万人。(责任单位:区人社局)
61.加大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城镇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力度,开展创业培训0.08万人次,并按规定给予补贴。(责任单位:区人社局)
62.依托劳务合作协议,推动“豫见·省外”劳务输出扩面升级,提升劳务输出组织化,积极做好返乡农民工就业工作,扩大就业容纳能力,增加乡村特色就业岗位,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和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实现就地就近就业。(责任单位:区人社局)
63.对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实行财政全额贴息,除中央补助外,由省与市、县级按比例分担。扩大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扶持范围,做到“应贷尽贷”。对于符合政策的小微企业,协调合作银行主动推送贷款产品,提速办理小微企业认定及金融机构贷款业务。(责任单位:区人社局、财政局)
64.对出租车司机、网店店主、货车司机等灵活就业主体,比照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加大经营性贷款支持力度并纳入普惠小微贷款管理。(责任单位:区金融局)
(十八)持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
65.实施托育服务能力提升倍增行动,2023年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630个。深入实施乡镇寄宿制小学建设工程,优化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力争2024年创建全国职业教育达标校。(责任单位:区教体文旅局、卫健委)
66.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标建设,2023年积极推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标建设。(责任单位:区卫健委)
67.加快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完成10户特殊困难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任务。(责任单位:区民政局)
68.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及时足额发放补贴,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持续做好失业保险金、代缴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农民工一次性生活补助等常规性生活待遇发放工作。落实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深化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精细服务、精准保障,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提标政策。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责任单位:区民政局、财政局、人社局、残联)
69.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调控机制工作安排,统筹推进居民生活物资保供稳价工作。完善落实粮食、成品粮油、猪肉、蔬菜等重要民生商品储备调节机制,有效保障市场供应,防止价格大起大落。(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商务局、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财政局)
(十九)强化粮食安全
70.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定抗稳粮食安全重任,稳定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加强耕地地力保护,筑牢粮食安全根基。(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国土二分局、财政局)
71.严格落实小麦等粮食目标价格补贴政策,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财政局)
(二十)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72.加强基层“三保”资金调度和库款监测,坚决兜住“三保”底线,建立健全财政承受能力评估机制,分类推进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保障合理融资需求,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责任单位:区财政局)
73.严格落实金融机构和企业主体责任、政府属地责任、金融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监管责任,提升科学监管水平,盯紧高风险机构、重点人员,补齐监管短板,扎牢监管笼子。积极推动企业债务风险化解,防范风险“倒灌”,增强企业发展信心。(责任单位:区金融局)
74.聚焦燃气、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自建房、建筑施工、消防等重点领域,开展隐患排查整治。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责任单位:区应急局、城管局、工信局、城建局、交通运输局、消防大队等负有安全管理职责的部门)
75.加大金融、房地产、非法集资等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工作力度,做细做实信访维稳工作,最大限度解决人民群众合理合法诉求。(责任单位:区金融局、城建局、红旗公安分局、信访局)
七、组织保障
(一)提高政治站位。各部门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区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上来,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务实重干的工作作风,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经济发展质量更高、效益更好、速度更快。
(二)强化组织实施。各镇、办事处、红开区、区各有关部门要健全政策落实推进机制,层层传导压力,加强跟踪调度,坚持项目化、清单化、节点化推进,确保取得实效。要做好宣传解读、业务指导、跟踪服务工作,根据政策内容和操作实际及时出台可操作的实施细则,合力推动政策措施落实。
(三)确保政策落地。各部门要将贯彻落实一揽子政策措施与“万人助万企”活动结合起来,确保政策措施精准直达企业、强力护航项目、高效赋能产业、温暖惠及民生、兜牢安全底线。区发展改革委将按照“落地有节点、进度有形象、质量可核查”要求,建立工作台账,加大调度力度。